美国人造不好电动车纯粹自作自受_乐鱼体育app下载_乐鱼体育直播在线登录app-官网下载
首页 > 集团新闻 > 乐鱼体育app下载

美国人造不好电动车纯粹自作自受

发布时间:2024-12-20 来源:乐鱼体育app下载

  最近汽车界最火的事件,莫过于美国要禁止中国和俄罗斯制造的车联网硬件和软件,理由是美国认为这些设备会窃取美国车主资料,威胁“国家安全”。

  这样做的根据是拜登于 3 月发起的一项针对中国汽车软件网络安全风险的调查。但是,整个调查的范围、方法和具体结果,并没有公开说明。

  而中国企业,例如比亚迪对此的回应是:影响不大。据彭博社报道,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部总经理刘学良回应,已将注意力转向了具有开放电动汽车政策的市场,例如亚洲、南美和澳大利亚,并表示他并不担心关税上调以及其他障碍能阻碍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说实话,要说汽车智驾威胁国家安全,更应该担心的是中国。因为中国智驾市场27.7%的市场占有率被以色列公司Mobileye占据,包括芯片和辅助驾驶软件等部件。

  美国的禁令,引发了美国和其他几个国家汽车业的强烈反对。据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丰田、大众和现代等主要汽车制造商的贸易集团警告称,改变硬件和软件将很困难,需要时间。

  根据这个规则,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将需要停止从中国进口汽车。目前,通用汽车在美国销售的别克Envision和福特在美国销售的林肯Nautilus都是在中国组装的。

  美国汽车行业权威机构KBB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仅同比增长2.6%,环比更是下跌7.3%。第二季度虽然重新增长,但增幅也只有11.3%,远远低于上年同期59%的增幅。而且,第二季度美国电动汽车渗透率只有8%,很难实现今年达到10%的目标,距离拜登政府定下的2030年电动汽车占比达到50%的目标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充电桩被破坏的案件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但在美国尤为严重,而且越来越猖獗。

  根据美国能源部 2023 年替代燃料数据中心的报告,美国拥有约 50000 个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总共近 130000 个独立充电端口。总部在萨克拉门托的电动汽车充电协会指出,超过 20% 的美国充电站都经历过某种形式的破坏,从铜线盗窃到电气元件篡改再到充电器短路。

  两年前,据运营着全美第二大直流快速充电器网络的 Electrify America 称,其 968 个充电站中,每六个月就有1处充电线 月,这一数字已达到 129 处,比 2023 年全年还多出 4 处。Electrify America 运营副总裁安东尼·兰姆金表示,在西雅图的一个充电站,去年的充电线次。

  另外两家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公司 Flo 和 EVgo 也报告了盗窃案的增加。西雅图地区的充电站经常成为目标。内华达州、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伊利诺伊州、俄勒冈州、田纳西州、德克萨斯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充电站也遭到了袭击。

  充电桩的毁坏对电动汽车推广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人们很可能开车很久都找不到能充电的地方,甚至最后要用拖车把自己的车运走。

  休斯顿警察局金属盗窃部门负责人罗伯特·卡森警官回忆,有一次,窃贼偷走了特斯拉充电站 19 条充电线 条。当天,卡森亲临充电站检查破损毁坏情况。在他到达充电站的头五分钟内,大约有 10 辆要充电的电动汽车被拒之门外。

  美国媒体分析,尽管公众普遍担心充电站短缺,但充电桩故障已成为美国汽车制造商努力吸引更多美国人使用电动汽车的最新障碍。

  为了保护充电桩,美国政府和充电企业都做出了努力:Electrify America 正在安装更多安全摄像头;特斯拉使用太阳能、配备摄像头的“MacGyver”机器人来保护自身的设备;一些充电站开始使用可伸缩电缆;再生材料协会正在发布执法官员的废料盗窃警报,以便会员们能够警惕嫌疑人和被盗物品;一些地方司法管辖区正在制定一项法令,使买卖被盗铜(充电线里的最贵金属)变得更困难……

  电动汽车最大市场的中国也出现了充电桩盗窃案件,而且偷窃的部位五花八门:有把整个充电桩卸下来偷走的;有把充电桩的投币箱撬下来拿走的;有把充电线剪下来卖废品的……但总结起来偷窃的原因很单一,就为了贪点小利,而美国不一样。

  尽管确实有窃贼因为全球铜价上涨至顶点,去剪充电桩的电缆从而卖里面的铜线,但实际上这样赚不到什么钱。

  EVSession总裁费罗认为,没有人会通过抢劫充电站致富。“使用合适的工具,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剪断电缆。但卖电缆没人能发财。铜的价格是每公斤 3-5 美元,一根电缆里有大约 2 磅的电线。小偷不会得到全价。他们必以原价的一半卖掉它,所以破坏者赚不了多少钱。”

  和安装一根电缆相比,把充电线当废品卖得到的钱微不足道。窃贼偷 20 根电缆大约可以赚 400 美元,但充电公司更换一根电缆的成本就需要1000 美元左右。

  这种行为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报复,一种名为“绿色反弹”的反电动汽车行为。这样的行为在欧美不止发生过一次。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人把特斯拉超级充电桩的充电插头浸在密封剂中,密封剂干了之后,充电桩就没办法使用了;前段时间,一名福特 Ranger 车主用锤子砸毁了新西兰陶波市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车位。

  2022年开始,海外匿名社区上就有帖子发问:为什么最近美国反电动汽车的言论这么多?下面有一条回答是这样的:你不知道的是,有人花了3000万美元做暗中公关,而且金额还在扩大。

  从美国历史的角度来看,要不要发展电动汽车,始终是共和党与争论的议题。

  克林顿执政时被新能源企业游说,于1993年提出“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制定了大量有关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小布什上台被石油企业游说,阻碍新能源,在2000年退出《京都议定书》,小布什政府当时找的借口是,认为中国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

  奥巴马执政时大力补贴新能源,并提出将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发展清洁能源;

  特朗普上台后又是一把推翻,对电动汽车持强烈反对态度,认为其是“就业杀手”、“绿色骗局”;

  拜登执政时又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态度,持续增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对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

  据《》近日报道,全美电动汽车的购买人群主要由人构成,“大多共和党人尚未加入这一行列”。另据今年3月的一项盖洛普民调,61%的人表示他们“正在认真考虑”或“可能会考虑”在未来购买电动汽车,而只有24%的共和党人有此打算。

  共和党从不同角度对民众游说:强制买电动汽车的政令束缚了群众的自由;发展电动汽车破坏了美国平稳的繁荣之路;电动汽车的补贴是从千万群众的税收里出的,但能买得起电动汽车的都是不差钱的人,也就是说,统治的沿海精英为自己提供电动汽车减免税收……

  由于执政党的对抗,电动汽车在美国的发展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甚至特朗普在今年演讲时说:我上任第一天就会终结电动汽车指令。

  一方面是因为要拉动传统汽车产业链工人的选票,另一方面是为了保住美国的石油生意。共和党的背后力量离不开石油巨头们,比如科赫兄弟和世界上最大的上市石油和石化企业之一——埃克森美孚,甚至2016年时特朗普提名埃克森美孚的董事长出任国务卿。

  你能想象到吗?最早在锂电池上做出成绩的就是埃克森美孚。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埃克森美孚认为新能源才是未来,于是在1976年就造出了世界第一块锂电池,然而等油价下跌之后,埃克森美孚拒绝量产锂电池,选择继续在石油上躺平。

  动力电池时代来临后,埃克森美孚、雪弗龙德士古和康菲担心,一旦电动汽车在美国推广,会导致美国人每年汽油消耗量减少3700亿升,于是石油巨头开始打压新能源汽车,他们购买上游的电机企业,在供应链上设限,阻碍汽车公司购买电机。他们还收购了大量的电动汽车方案,甚至将很多带有专利的初创型电气公司收购,雪藏,阻止电气化的发展。

  尽管阻力大,唱衰电动汽车的声音多,但真实的情况就是全球范围内加油站在减少,充电桩在增多。

  比如中国,根据《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2023-2024)》的数据,2023年全国加油站的总量约为10.58万座,同比减少了1800多座。自2020年数量达到巅峰之后,全国加油站的数量就开始持续下跌。

  美国作为全世界汽车人均拥有量最高的国家,1992年加油站数量一度高达20万座,但这慢慢的变成了巅峰历史,至此之后,美国加油站的数量便一路滑落,从2000年的17万座,到2012年的15万座。今天,美国只剩下13万座加油站了。

  日本的加油站发展里程也类似,在1994年达到6万座峰值后便逐年减少,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新增开业的加油站有76家,而关闭的有555家,关闭数是开业数的7倍以上,目前日本加油站还在持续减少中。

  如今拜登政府仍然坚持推行本土的电动汽车政策。在前几天公布消息称,将向美国公司可以提供超过 30 亿美元的资金,以促进国内生产先进电池和其他用于电动汽车的材料。如果哈里斯能在总统竞选中取胜,延续电动汽车推动计划,也许能够挽回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颓势。

  9月22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分别公布两项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哈里斯取得对特朗普迄今为止的最大优势,但也仅领先四五个百分点。2016年和2020年两届大选到此阶段时,总统候选人在上述两项民调中的一马当先的优势至少是哈里斯的两倍。

  但不管怎么样,美国把受市场欢迎的中国电动汽车拒之门外,经济寒冬下消费降级的民众买不到物美价廉的电车,更会转投油车的怀抱,这加速了整个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活力的衰退。这对于美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